我們的故事

福運稻

在雲林的大埤鄉村裡,有一片被大自然賜予了特殊的福運的土地。這裡的稻米生長得特別茂盛,以其產量與面積而聞名。但這個地方不僅僅是一個農田,它是許多青年農民返鄉的起點。

曾在城市生活,但常常思念家鄉的生活與大自然的恩賜。當回到家鄉時,發現土地的福運似乎在等待著他。經福運所孕育出的稻米,以其完美的品質和豐收的稻穗,吸引了他的目光。他決定回鄉,返鄉務農。

在土地上務農的日子裡,經歷了許多挑戰,但因為堅信「福運」將一直伴隨著我們。每次面對困難都會想著「福運稻」所代表的幸運,並勇敢地繼續前進。

品牌LOGO上的「福運稻」是請家父用其書法來親筆書寫,也象徵著世代的傳承將這份「福運」傳遞下去。

「福運稻」的品牌故事突顯了青年農民的回鄉務農決心,並將這稻米的特殊之處與幸運和福氣相關聯。這個故事強調了品牌的價值觀,並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機會參與支持這個品牌的故事。



         從小因父母忙碌都是由爺爺奶奶隔代教養,由於他們是種植水稻,於是從小就是在田間幫忙玩耍成長,對於水稻的生長栽培已經深深植入我的腦海,那回憶不僅是農耕的經驗更多是與長輩相處的美好時光,後來經歷了求學階段比較少在田間出現,甚至後來高中畢業考上空軍學校開始從軍。

         一切回來耕作的契機,由於長輩的離開遺留下了部分的農地,102年開始由家父接手耕種,由於爺爺奶奶都是因為慢性病離去,所以讓我們對於飲食更重視,後來考量到家裡繁忙的因素選擇在109年退伍回來從事農耕作,退伍那年考上嘉義大學園藝系利用3年日夜修課完成學歷,對於務農耕種與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與認識,在學期間也有考到一張農業證照(田間排水灌溉丙級),並且積極參加政府輔導課程後申請通過台灣生產追溯條碼,產銷履歷系統有申請並記錄因為目前考量成本因素尚未申請驗證單位驗證,未來更會考量繼續研讀碩士等進修。

        在108年我們曾經參加稻米競賽,並且成功晉級複賽,可是因為我們當時還無法自產自銷包裝,於是複賽無法進行競賽,也是我們的遺憾。今年110年,在完成學業後我開始申請糧商登記並開始真空包裝自產自銷。本身有做農藥殘留檢測、產銷履歷 ,由於鄉下小農收成收益有限還要他們投入高額成本,再加上目前政府政策(4選3)要求農民在兩年4期耕作中必須要休耕1期,降低了農民的收入,這使我們開始重視自產自銷的重要性,並開始實行。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